
春天已到,万物可期。新年伊始,虽新冠疫情全面爆发,但未能阻止学子求学的路。停课不停学,全国各地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线上教学活动。长春外国语学校作为吉林省级示范性高中、吉林省“省级教研共同体”基地学校,携手吉林省教育学院教研培训部,举办了各学科多场次别开生面的网络教学研讨活动。3月28日和3月31日,吉林省教研共同体“E网直前”网络教学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研讨活动在腾讯会议平台如期举行。吉林省化学学科高中部教研员杨光辉教授、胡成旭老师,初中部教研员赵蔚新老师、各地区教研员及各兄弟学校的900余名同仁参加了听课和评课活动。本次次活动由长春外国语学校化学教研室主任周艳杰老师主持。
会议开始,化学教研室周艳杰主任介绍了长春外国语学校的教学理念、办学特色及人才培养方向,也介绍了学校初、高中化学组的人员构成及自然状况。周艳杰老师指出,化学组是一个团结能战斗的集体,具有脚踏实地、刻苦钻研的优良传统,有着朝气蓬勃、勤学好问的年轻教师团队。疫情当前,全体长外化学人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同全校师生一起砥砺前行,共克时艰,研究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探寻线上教学的好路子,为寻求更理想的线上教学模式不断努力着。
接下来由付求安、杨春娜和高凯三位教师师针对自己所讲授的网络公开课进行说课。
付求安老师为了让学生感受化学是一门有用的有趣的学科,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融入一个个情境中,鲜艳的花朵、美味的蛋糕、胃药、新能源汽车……一个个鲜活的情境引发了学生的惊叹,带给学生们丰富的化学知识,更引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力。
杨春娜老师所讲授内容为高中化学选修3第二章第二节第二课时的杂化轨道理论,虽然这部分知识抽象、枯燥,但是在杨春娜老师娴熟的教学技巧下,变得形象易懂。问题驱动、多媒体辅助教、模型、对比、归纳、合作学习在杨春娜老师的课堂上相互融合,激发给学生思维的火花。
高凯老师给各位老师展示了一门中规中矩、高效的新授课——《硫酸》。在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高老师重点介绍了浓硫酸的特殊性质。用自己的声音带学生进入实验,引发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深入思考,学生把对实验现象的思考转化成具体的化学方程式,同时也将化学的思维深深的烙印在脑海中。
吉林省教育学院初中教研培训部化学教研员赵蔚新
初中部教研员赵蔚新老师对付求安老师的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赵老师认为付求安老师为大家展现了一节新颖的别开生面的公开课,从教学设计上能看出付求安老师知识底蕴深厚,能从多方向各角度阐述介绍酸碱盐的性质,不是传统的只以知识为主线进行授课,还能以STS主线引领本节课,两线合一让人眼前一亮。新颖的方式引发了学生的兴趣,所以才有了学生们踊跃参与的课堂。同时,也对课堂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了中肯的建议,让与会教师受益良多。
吉林省教育学院高中教研培训部化学教研员杨光辉
高中部教研员杨光辉教授在发言中,首先感谢了我校为省校联合教研所做出的贡献,并着重对两节课做了精彩点评。杨光辉教授说指出,杨春娜老师语言简洁,问题交待得清晰明确,能从学生原认知切入课题,很好的与学生互动,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通过学生的表现我们不难看到本节课很好的达成了课初设定的学习目标。从杨春娜老师这节课使大家对网络授课有了新的认识,如果教师能够很好的备课(媒体、课件、课堂管理等),网洛教学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杨光辉教授还指出,高凯老师语言简练、概念清晰准确,不仅关注知识的落实,还非常注重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能通过思维导图更好地使教学内容结构化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教学中能关注教学评价做到讲练结合,力图体现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策略。
杨光辉教授最后强调,在全国“战役”,大面积的使用网络教学的情况下,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希望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都能大胆实践再创佳绩。
吉林省教育学院高中教研培训部化学教研员胡成旭
高中部教研员胡成旭老师也对杨春娜老师和高凯老师的课做了评价。杨春娜老师能够对分子、原子的结构及成键原理相关概念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并且用图像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深入浅出,课上检测,学生们反应良好。高凯老师教学中能很好的利用视频实验的功能并能用自己的声音去讲解实验而不是完全播放别人的实验视频,让学生具有亲切感。胡老师最后特意提到,本次网络教研活动的另一个亮点就是还从网络技术层面分享经验,“实践出真知”,只有真正的操作才能试探出最好的网络授课方法。
“停课不停学”我们“E网直前”,长外化学人秉承脚踏实地的优良传统,刻苦钻研、深挖教材、严抓学生、积极学习,主动探索各种高效的授课方式,助力学生成长,为校赢得赞誉!
撰稿:高 凯 审核:周艳杰 编辑:李 宁 刘婧怡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