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朝气蓬勃、奋发有为
他们不惧风雨、堪当大任
他们用坚不可摧的青春力量
在长外园的毕业年级一棒接一棒
一场接一场
“跑”出了让人赞叹的魅力青春
青春有你,未来可期
让“五四”精神助力疫情中的教学
王钊
五四精神,指的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发生在1919年的那场运动,有一种精神一直在传承。那是代表着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真善美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一种青春的赞歌。在这次全国性的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多少青年义无反顾地走向抗击疫情的第一线,这正是五四精神的出色体现,她们剪掉自己心爱的长发,穿上厚重的防护服,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和医疗技术,守护者多少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而作为一线教师中的五四青年的我们,也应该为这次举国上下的战疫行动,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所以在疫情期间,我看到了许多学校开始了网络教学,而这场大范围的网络化的教学行动,也引发了一场网络教学的探讨,在这场不一样的教学中,我一直在不断地追求探索,希望在这次的挑战中找到一各突破点。俗话说有风险就有机会,风险和机遇并存。这次的疫情是一场灾难,也是对我们教育者的一次考验。为了在这次线上教育中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成长,也为了自己在这次线上教育中获得宝贵的教学经验而努力,我们需要做出一些实际的教学思考!
人民教师没有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本领,但我们也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新的战疫成果,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停课不停学”的部署,在学校的指导和规划下,我立刻投入到了网络教学中。通过不停的对网络教学进行反思,我得到了关于“停课不停学”的一点认识:逐步使学生专心的投入到学习中,转移因疫情带来的心理压力,最大限度的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整个网络课程的过程中,我们不断的更新完善自己的教学模式,力求能够将自己所准备的知识点,以最佳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们,从最开始的“知识点接龙”到后来的“作业思维导图”,从“小组分工讲解”到“家长客串的考试”,从每天的早例会到每周的周总结……我们争取了每一寸可以争取的时间,“种”下了我们精心研制的种子,以期能够在更加和煦的阳光的照耀下和更加温润的雨露的滋润下,绽放出更鲜艳的花朵。
通过本次网络教学实践,我认为处于网络时代的教师和学生,要适应现代化的教学气息,与时俱进,把传统的教学与网络教学科学的结合,继承和发展教育教学工作,推动教学目标实现方式的完善。要优化网络教学流程,采纳其积极的意义,网络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我认为学校课堂教学为主,网络辅导为辅,在正常教学下挖掘网络教学的优势,两者合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可以是接下来教学形式的一种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这次疫情期间的网络教学的尝试,对于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来说都会感悟颇深!但我们要时刻铭记自己“五四青年”的责任和担当,铭记“五四精神”,联系历史上诸多的探索和坚持,一直在努力前进,力求把疫情期间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到尽善尽美,为战“疫”出一份力,让家长和学生们少一份急躁,多一份安心;少一点担忧,多一点信心。
铭记五四精神 不忘筑梦初心
高奇
五四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百余年的风雨征程,曾经的中国,在民族存亡危难之际,青年一代砥砺前行、携手共进,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使命,今日之中国,新时代的有志青年奋发图强,聚力同心,一同为实现中共梦添砖加瓦。
在那个战火飞扬的年代,一代代优秀青年为民族复兴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带领人民群众踏上了救亡图存的征程,如今的中国青年更应弘扬循火红足迹,经坎坷征程,秉承民族精神,高举五四火炬,肩负时代的使命与责任。
青年一代要进一步传承五四精神,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凝聚共克时艰、团结战疫的青春激情。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我校全体教师通过“E网直前”网络教学新模式,突破传统教育模式,重造在线教学新流程,创新开展启发式、参与式教学,不断丰富教师与学生的在线学习体验,守正创新,开拓线上思政教学领域,组织全体师生首次开展线上的百日誓师动员大会,引领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帮助学生树立战疫信心,致敬逆行者,抒发爱国情怀,使学生从被动听课到主动学习发生转变,遵循在线教学规律,构建“线上教学+线下监督”新模式,按学校教学工作流程,积极制定教学计划、准备核对教学文件、认真落实备课,通过小程序收集课后作业。学生不能闲,光阴不能误,回到学校上课后,高考延长一个月,及时就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内容,带领学生们做好百日备考的冲刺阶段,做好疫情防控攻坚战,既要奋战备考,更要严守安全关!
新时代下的青年教师,更应保持着自“五四”以来青春理想,弘扬爱国敬业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立足本职工作,潜心钻研教学,集平凡与伟大于一身,以蜡烛的精神,春蚕的行为,在三尺讲台上,去燃烧、去耕耘,时时想学生,处处为学生,终身粉笔染白,一心报国育桃李。
铭记五四精神,争做有为青年,90后这个名词既是曾经的“标签少年”,也是现在勇挑大梁、独挡一面的青春力量,作为一名90后毕业班的班主任,五四精神于我,是在校园里,在岗位上,用青春与热血为教育教学发展发出一份光,散一份热,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岗位中,使“五四精神”薪火相传。一言一行育桃李,一举一动做表率,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工作状态,以学生的成长进步为执着追求。使每一位学生学有所成,向善向美,全面发展,成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才,让天下遍布桃李之芬,为教育事业输送新鲜血液、守护着民族新一代的希望,为祖国成为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十年磨剑,一日开锋,在此预祝全体考生2020年高考初心不改,得偿所愿,金榜题名,筑梦辉煌!
育人铸魂春风化雨,立德树人与时偕行,新时代的我们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铭记五四历史、传承五四精神,不忘筑梦初心奋,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在2020年的高考中,携手同学们只争朝夕战百日,不负韶华赢未来,让青春在祖国教育事业建设中焕发更绚丽的光彩。
疫情之下,我们在行动
孙佳欣
今年是“五四运动”101周年,更是特殊的一年,从年初开始,新冠疫情就像乌云一样笼罩在国家的上空,在中国人民经历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之后,抗疫战斗终于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可是纵观国际形势,我国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外部环境愈发恶化、反华现象层出不穷,2020的这个庚子年,我们更需要团结在一起,以五四精神作为指引,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国家的强大出一份力。
爱国主义精神是“五四运动”的主旨。“五四运动”最为鲜明的旗帜就是“爱国”,在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传统文化中,每当异族入侵、国家危难之际,最能凝聚大多数人意志和行动的也是爱国的旗帜。“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我们青年一代,传承五四精神,更要自觉地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到工作和生活之中,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和为集体为国家做一番事业的观念。立志,更要奋斗,我认为奋斗就是尽所能地将每一件事情、每一件工作做好,敢于承担责任。习总书记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教育是一个国家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的基石。作为教育的重要主体教师,更应该具有远大理想。而结合职业特点,首先有成为教育家的职业梦想。有此梦想,我们才会耐得住寂寞,静下心来读书,耐下心来育人。才会真正的研究学生、研究教材、关注社会,才会真正的为教育事业做出的自己更大的贡献。
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生活的节奏,各行各业都受到疫情的影响。教育行业的影响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作为一名教师,我更应肩负起社会的责任,有初心和使命感,在国家危难之际,彰显教师风采。放假时虽然不能上班,在家一样可以工作,针对自己的学生要每位学生都考虑到,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在疫情期间做好传道受业解惑。面对困难,我们没有一人有怨言。白衣天使们面对新型冠状病毒及自己的生命安全时刻人人迎险而上,战斗在一线给我们全体教师树立了迎难而上的榜样,也激励我们全体教师加班加点的热情与信心。在网课期间,我们不断探索和创新,无论是软件的学习,设备的调试,课前的点名,课堂的监督,课程设置的创新还是线上考试,线上交流,每一项工作都凝聚了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无数的心血,令我们欣慰的是,学生和家长都对我们的工作做出了极高的评价和积极的反馈。我想,克服困难上网课,为国家的稳定和学生的学习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本身就是五四精神的一种传承吧。
在疫情中对“五四”青年节的深刻感悟
杨柳
1919年5月4日,为了驱赶黑暗争取光明,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用热血和对祖国的拳拳赤子之情谱写了一曲最壮丽的青春之歌,绘就了一幅最宏伟的青春图画。然而,“五四”绝不仅仅只是一个历史事件,它是一种爱国、科学、民主、进步的精神,是青年人为报效祖国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的民族精神,更是拥有使命并为之奋斗不息的源泉。因为生命的光环,一个个被践踏的躯体赋予了新的灵魂;因为青春的绚丽,一个个飞舞的思绪会聚成一首悲壮的挽歌。
时光的老人又一次送来了五月,迎来了又一个“五四”青年节。但今年的“五四”不一般,我在享受当前祥和、安宁的幸福生活之时,不禁想起了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那些为拯救苍生、拯救中华大地、拯救世界人民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青年医者们,是他们,在国家有难的时刻挺身而出,以力挽狂澜之势救黎民于苦难。在“抗疫”过程中,青年医者们敢于直面生死,敢于正视离别,他们以燃烧的激情和汗水凝聚成精神的火炬,点燃了未来、点燃了希望。这种青春是多么的绚丽夺目,这种使命感是多么的震撼人心!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作为一名教师,默默的奉献是职业赋予我们的责任。奉献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是一种为了国家、社会和他人利益而自觉自愿牺牲自身利益的精神,社会需要这样的精神,我们应该弘扬这样的精神。奉献,不一定都是惊天动地的;奉献,有时只是举手之劳;奉献,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参与。在尽职尽责中奉献,在奉献中尽职尽责,应该成为我们自觉的共同选择。
爱是教师美丽的语言,我们教师应有那颗与学生沟通的法宝——博爱之心,用爱去对待学生,影响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中国有句古话:“爱人者,兼其屋上之鸟。”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
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弘扬奉献精神干工作,我们用心血铸造出来的祖国栋梁必将是举世瞩目的!
“疫”起来让青春绽放
高莹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百年前那场青年运动高举的大旗,今天传到了我们手中。或剪掉长发穿起防护服奔赴武汉,或逆行而上成为志愿者去隔离点服务,或是直播网课变身主播守护住课堂……五四精神在一代代传承的同时又不断被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习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自从当了老师以来,我便一直以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而我的学生才是民族的希望,五四精神应认真地教给学生们,让他们牢记,由他们践行。但是2020年,这个战“疫”中的“五四”青年节让我发现,那个我从未关注过的自己,也不知不觉传承着五四精神,担当着吾辈的责任。
马克思说过:“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80后”的“奋斗的青春最美”,“90后”的“这次换我来保护你们”到“00后”的“我的青春不迷茫”……这些表白在这场疫情面前,都是青春最美的绽放。无关乎年龄与职业,每个人都有自己青春的使命与担当,都有自己青春的绽放。
从青丝到白发,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心中的信念。穿越百年的五四精神,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中得到升华。站稳三尺讲台,是吾辈的使命;当我们的尽职尽责被学生看到,他们也会肩负起自己辈的担当。
五四精神的旗帜一直在代代传递,并经时代洪流的淘洗,愈发光彩照人。让我们寻着这旗帜传递的方向,“疫”起来,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绚丽华章!
审核:张艳玲
编辑:李 宁 刘婧怡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