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度 |
|
编号 |
|
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开题报告书
课题批准号 GD18142
课 题 名 称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
文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
课题负责人 张 超
所 在 单 位 长春外国语学校
填 表 日 期 2018年 10 月 8 日
吉林省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8年 10月 8日
一、数据表(修订数据后 由课题主持人填写)
课题名称 |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 |
|||||||||||
主持人姓名 |
张超 |
性别 |
男 |
民族 |
汉 |
出生日期 |
1977.06.15 |
|||||
行政职务 |
无 |
专业职务 |
语文教师 |
研究专长 |
阅读教学 |
|||||||
最后学历 |
研究生 |
最后学位 |
硕士 |
担任导师 |
无 |
|||||||
工作单位 |
长春外国语学校 |
电子信箱 |
30435640@qq.com |
|||||||||
通讯地址 |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长春外国语学校 |
邮政编码 |
130000 |
|||||||||
联系电话 |
18644977377 |
|||||||||||
课
题
组
主
要
成
员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职称、职务 |
研究专长 |
工作单位及部门 |
||||||
张丽佩 |
女 |
40 |
高级、教务主任 |
阅读教学 |
长春市实验中学 |
|||||||
王钊 |
男 |
30 |
中级教师 |
阅读教学 |
长春外国语学校 |
|||||||
赵珊 |
女 |
40 |
中级教师 |
阅读教学 |
长春外国语学校 |
|||||||
李丽婷 |
女 |
31 |
中级教师 |
阅读教学 |
长春外国语学校 |
|||||||
付荣 |
女 |
38 |
中级教师 |
阅读教学 |
长春外国语学校 |
|||||||
刘明娜 |
女 |
35 |
中级教师 |
阅读教学 |
长春外国语学校 |
|||||||
刘华北 |
女 |
34 |
中级教师 |
阅读教学 |
长春外国语学校 |
|||||||
贾舒雅 |
女 |
29 |
中级教师 |
阅读教学 |
长春外国语学校 |
|||||||
王新春 |
女 |
40 |
中级教师 |
阅读教学 |
长春外国语学校 |
|||||||
牛丽 |
女 |
36 |
中级教师 |
阅读教学 |
长春外国语学校 |
|||||||
方芳 |
女 |
41 |
中级教师 |
阅读教学 |
长春外国语学校 |
|||||||
李娜 |
女 |
38 |
中级教师 |
阅读教学 |
长春外国语学校 |
|||||||
王淑坤 |
女 |
35 |
中级教师 |
阅读教学 |
长春外国语学校 |
|||||||
杨忠善 |
男 |
52 |
高级教师 |
阅读教学 |
长春外国语学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预期最终成果 |
系列化论文+研究报告 |
预计完成时间 |
2019.06 |
|||||||||
二、预期研究成果
主要阶段性成果 |
|||||||
序号 |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
阶段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承担人 |
|||
1 |
2018.05—2018.08 |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的教学现状资料汇编及价值探讨 |
论文 |
张超 |
|||
2 |
2018.09—2018.12 |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的引领途径和方法论探索 |
论文 |
张超 |
|||
3 |
2019.01—2019.06 |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 |
研究报告 |
张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终研究成果 |
|||||||
序号 |
完成时间 |
最终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负责人 |
|||
1 |
2019.06 |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的教学现状及价值探讨 |
论文 |
张超 |
|||
2 |
2019.06 |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的途径和方法论探索 |
论文 |
张超 |
|||
3 |
2019.06 |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总结 |
研究报告 |
张超 |
|||
|
|
|
|
|
|||
三、课题开题报告(由课题主持人填写)
填写内容:问题提出、现状分析、课题界定、研究意义价值,研究基础、研究目标(或理论假设)、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实施步骤、成员分工、经费管理、主要成果以及课题研究目前行动情况等,并附主要参考文献(表格不够可以自加页码)。 |
问题提出 从古至今教育重视问题意识:《礼记》把善问看作是进学之道。陶行知认为“起点是一问”。西方学者德加默认为“问得好即教得好”。在20世纪90年代湖北特级教师余映潮明确提出课堂教学主问题设计模式,在2003年制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推动了对于主问题设计的深入研究。 现状分析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新课程理念强调“阅读教学是师生交往、相互探讨的过程。这一过程要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以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主问题设计能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激发他们思维的浪花,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近几年高考阅读理解题学生的得分率常常低于总分的70%,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令人堪忧。而阅读教学中优化提问设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
课题界定: 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首先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散的、短暂的浅层的问答式提问而言的。通过设计几个问题来牵动全文教学内容,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能起到主导作用、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索、讨论、理解、品析问题,加强学生共同参与、广泛交流的机会。“主问题”有内在的牵引力,一是能“一线串珠”地带动对课文的理解品读;二是能形成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 研究意义价值: 1.理论价值: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教学设计尚欠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在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实践探索。本课题试图在以往“主问题”教学设计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问题教学理论,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从核心素养顶层设计探究“主问题”教学设计在语文新课改基本理念中的价值意义和实施策略。 2.实践价值:目前,在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下,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培养备受重视,提升学生思维的方法百花争鸣,发展思维来提高阅读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主问题设计探究正当其时。但是,关于主问题教学设计的初中阶段较多,高中阶段较少,特别是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就更弥足珍贵了。 研究基础: 2004年首次在高等师范教材中将“主问题”以教学法的形式予以肯定和确立:“主问题,指对课文阅读教学过程能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主问题设计是我国语文教育界发扬我国传统语文教学对课堂提问艺术不懈追求的优良传统,在前苏联“问题教学”理论探索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出的可以引动学生整体性、主动性阅读的重要问题设计策略,但相关的论文较多,专著较少。今天,如何设计主问题教学来培养核心素养,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基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项,改变教学观念,把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变为培养核心素养为中心,变教师讲授为主为学生学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在主问题设计上下功夫,从课堂教学层面对主问题设计进行研究,激活课堂有效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与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研究内容: 1.主要内容 一是研究主问题设计在提升核心素养方面应遵循的系列原则。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结合核心素养,加强理论学习,积极大胆地进行主问题设计的探索,多方搜集资料,研究出阅读教学提问设计的系列原则。依据问题教学理论的问题设计研究,借鉴以往问题设计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从语文教学的特殊性出发,提出主问题教学设计遵循的文本性原则、人本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和探究性原则。 二是研究如何发展学生思维的主问题教学设计实施策略。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核心素养,结合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学情,设计能够统领全文的主问题,形成主问题的创设策略。立足于文本解读的角度,结合一些教学设计方面的优秀课例,总结出基于文本解读的主问题教学设计问题设计切入角度:作者,文本题目、内容、结构、主旨,历史评价等。 三是研究主问题教学设计如何作为语言和审美的纽带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使学生养成好思、好问的良好习惯,树立自主探究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 2.重要观点 首先,以发展和提升学生思维为出发点,探究主问题教学设计,促进教师的角色转变,帮助教师转换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倡导学问结合,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其次,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的能力,促进学思结合,发展和提升学生创新思维。 最后,转变课堂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以主问题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有效承启语文素养中语言和审美两个素养,提高课堂效率。 3.创新之处 以往教学,忽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学生缺少质疑精神和创新欲望。本课题基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项,改变教学观念,把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变为培养核心素养为中心,变教师讲授为主为学生学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在主问题设计上下功夫,从课堂教学层面对主问题设计进行研究,激活课堂有效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与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研究方法: 本研究结合核心素养、主问题设计方面的文献资料和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听课、授课后的思考,提出问题,并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实践进行理论分析。采用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学生访谈、课堂观察等方式进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实践现状分析,并通过一些名师优秀案例的分析,探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实践的影响因素,针对现实语文阅读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的特点、原则、策略及注意。 1.文献研究法 通过网络对与核心素养、阅读教学提问设计有关的书籍和论文等文献资料进行查找,对国内外有关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问方面的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对课题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力图在继承中有所发展。 2.调查研究法 采用访谈、问卷等方法对我校高中语文教师和高一全体学生就目前阅读教学提问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 3.案例分析法 对有关阅读教学提问设计的教学实录进行分析研究,并在后来的教学实践中尝试大胆创新设计,不断分析、总结,使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4.经验总结法 在研究过程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常性地进行反思、交流、讨论、总结,不断提升理性认识,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 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 教师的培训。本研究结合核心素养、主问题设计方面的文献资料和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听课、授课后的思考,提出问题,并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实践进行理论分析。 采用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学生访谈、课堂观察等方式进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实践现状认识与分析。 2.实施阶段:课题研究深入课堂,与核心素养相结合,积极构建高效课堂。 把研究带入课堂,努力用新的理念、新的方式来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都将自己“主问题设计”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提炼,形成问题集,并做好教研。针对现实语文阅读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的特点、原则、策略及注意。 3.总结阶段:注重归纳、积累,在交流中发挥课题研究的价值。 实验教师能够准确地把握教材内容,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地施教,同时也在设计“主问题“的过程中有了更过的思考,逐步总结出一套比较实用的设计“主问题”的方法。 通过语文课堂教学“主问题设计”的研究,探索出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形成一套有效提问的设计方法技巧及策略。真正达到启迪学生思维,优化提问的目的。 4.逐步补充完善课题研究内容 (1)“主问题”与“次问题”的互补 (2)主问题的教与学相生 成员分工及经费管理: 成员分工: 张超:课题总体规划、课题研究方案制定;选题、课题论证,填写课题开题报告、阶段报告等;课题阶段检查测评;撰写结题报告。 课题组其他成员:杨忠善副校长指导,其他成员资料汇编、整理;课堂实践测评及反思汇总;参与论文撰写等。 经费管理:自筹经费。 主要成果: 1.阶段性研究成果: 2.最终成果: 通过语文课堂教学“主问题设计”的研究,探索出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形成一套有效提问的设计方法技巧及策略。真正达到启迪学生思维,优化提问的目的。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理论成果 通过研究,改革以往的课堂教学,改变课堂问题的内容及呈现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学生的质疑能力,总结“主问题”阅读教学的操作模式。 论文:《教学论文、设计集锦》《“主问题”设计课堂教学案例反思集锦》,课堂实录:“主问题”设计课堂教学展示,发表论文,《课题研究报告》 (二)实践成果 1.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习得质疑释疑的方法,提高语文阅读水平。 2.利于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思考问题,提高语文学科素养。 主要参考文献: [1]《陶行知教育文集》胡晓风 四川教育出版社 [2]《新课标语文教学论》 潘新和 人民教育出版社 [3]《黎锦熙语文教育论著选》黎锦熙 人民教育出版社 [4]《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崔允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对未来基础教育的几点思考》林崇德[J].课程教材教法,2016(3):3 [6]《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余映潮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7] 《致语文教师》余映潮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8] 《牵动全文的提问》李松林 [9] 《大问题教学的形与神》黄爱华 江苏教育出版社 [10] 张建伟.基于问题式学习[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3):55-60 [11] 陈小东,课堂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11) [12]《优质提问教学法》杰基 阿克里 沃尔什,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3]易均,例谈语文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J].文学教育:下2012(6) [14]陈亮,课堂提问之惑,人民教育2016(17):48-50
|
四、课题开题结论(由开题专家填写)
填写内容:开题课题论证意见及建议
专家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
五、开题论证专家数据表
参 加 开 题 论 证 专 家
|
姓 名 |
职称、职务 |
工 作 单 位 |
专家签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六、所在单位意见
填写内容:情况是否属实、是否同意上报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七、所在市(州)或高等学校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填写内容:情况是否属实、是否同意上报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