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度 |
|
编号 |
|
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开题报告书
课题批准号 GH181139
课 题 名 称 高中生课业负担现状分析
及新高考政策下的应对策略
课题负责人 刘 洋
所 在 单 位 长春外国语学校
填 表 日 期 2018年7月17 日
吉林省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8年 7 月 17 日
一、数据表(修订数据后 由课题主持人填写)
课题名称 |
高中生课业负担现状分析及新高考政策下的应对策略
|
|||||||||||
主持人姓名 |
刘洋 |
性别 |
女 |
民族 |
汉 |
出生日期 |
19790531 |
|||||
行政职务 |
无 |
专业职务 |
教师 |
研究专长 |
基础教育 |
|||||||
最后学历 |
本科 |
最后学位 |
教育硕士 |
担任导师 |
|
|||||||
工作单位 |
长春外国语学校 |
电子信箱 |
24459035@qq.com |
|||||||||
通讯地址 |
长春市朝阳区红旗街1946号长春外国语学校 |
邮政编码 |
130012 |
|||||||||
联系电话 |
15948051313 |
|||||||||||
课
题
组
主
要
成
员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职称、职务 |
研究专长 |
工作单位及部门 |
||||||
许俊美 |
女 |
198211 |
中级 |
教学研究 |
研究生 |
|||||||
刘颖 |
女 |
197505 |
高级 |
教学研究 |
研究生 |
|||||||
石磊 |
女 |
197701 |
中级 |
教学研究 |
研究生 |
|||||||
康乐 |
女 |
198307 |
中级 |
教学研究 |
研究生 |
|||||||
徐盈 |
女 |
198310 |
中级 |
教学研究 |
研究生 |
|||||||
马竞 |
女 |
198202 |
中级 |
教学研究 |
研究生 |
|||||||
刘泽言 |
女 |
198402 |
中级 |
教学研究 |
研究生 |
|||||||
李南 |
女 |
198709 |
中级 |
教学研究 |
研究生 |
|||||||
宋维维 |
女 |
198702 |
中级 |
教学研究 |
研究生 |
|||||||
李新颖 |
女 |
197611 |
中级 |
教学研究 |
本科 |
|||||||
李东姝 |
女 |
198311 |
中级 |
教学研究 |
本科 |
|||||||
许俊美 |
女 |
198211 |
中级 |
教学研究 |
研究生 |
|||||||
刘颖 |
女 |
197505 |
高级 |
教学研究 |
研究生 |
|||||||
石磊 |
女 |
197701 |
中级 |
教学研究 |
研究生 |
|||||||
康乐 |
女 |
198307 |
中级 |
教学研究 |
研究生 |
|||||||
预期最终成果 |
论文若干篇 |
预计完成时间 |
2019年6月 |
|||||||||
二、预期研究成果
主要阶段性成果 |
|||||||
序号 |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
阶段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承担人 |
|||
1 |
2018年7月 |
调查问卷 |
问卷 |
康乐 |
|||
2 |
2018年9月 |
调查报告 |
调查报告 |
马竞 |
|||
3 |
2018年11月 |
高中生课业负担现状分析 |
论文 |
刘洋 |
|||
4 |
2019年2月 |
新旧高考制度下高中生课业负担对比 |
论文 |
许俊美 |
|||
5 |
2019年4月 |
新高考制度下高中生课业负担应对策略 |
论文 |
刘洋 |
|||
6 |
2019年5月 |
结题 |
结题报告 |
刘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终研究成果 |
|||||||
序号 |
完成时间 |
最终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负责人 |
|||
1 |
2018年11月 |
高中生课业负担现状分析 |
论文 |
刘洋 |
|||
2 |
2019年2月 |
新旧高考制度下高中生课业负担对比 |
论文 |
宋维维 |
|||
3 |
2019年4月 |
新高考制度下高中生课业负担应对策略 |
论文 |
刘洋 |
|||
|
|
|
|
|
|||
三、课题开题报告(由课题主持人填写)
填写内容:问题提出、现状分析、课题界定、研究意义价值,研究基础、研究目标(或理论假设)、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实施步骤、成员分工、经费管理、主要成果以及课题研究目前行动情况等,并附主要参考文献(表格不够可以自加页码)。 |
一、选题背景、现状分析和意义: (一)、我国学生课业负担的问题简述。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一直是我国教育领域里政府与社会广泛关注的议题。减轻学生负担也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工作者不断为之努力的一个重要任务, 回顾我国 60 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减轻学生负担问题几乎与教育事业的发展相生相伴:1955 年 7 月,教育部就发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减负文件《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1964 年,教育部临时党组颁布《关于克服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现象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报告》。1978 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学生负担太重是不好的,今后仍然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和纠正。”1988 年 5 月11 日,国家教委专门发布《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1994 年 11 月 10 日,国家教委颁布《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2000 年 1 月 7 日,教育部向全国各地中小学发出了《关于在中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2009 年 4 月22 日,教育部颁布《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再一次要求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2010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首次将“建立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制度”写入教育规划纲要中。2013 年 8 月,教育部发布了“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要求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再次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另据京华时报报道,2013 年 12 月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面向全国基础教育系统进行网络公开课,对于学生减负他表示,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开展学生课业负担监测,明年将对各省所有地市学生课业负担进行量化排名并把监测结果向社会公布。 2018年03月0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抓紧消除城镇“大班额”,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更是将减负这一问题放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这是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二)、新高考改革高中生的课业负担问题呈现新态势。 2014 年9 月3 号,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普通高中将不再文理分科。高考总成绩依旧由六个科目组成,保持不变的是语文、数学、外语三个科目,其中外语不进行统一高考,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学生可选择成绩较好的一次计入高考总成绩,而另三个科目由学生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生物、化学中选择,这三个科目同样不进行统一高考,成绩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计入高考,与英语一样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学生同样可选择成绩较好的一次计入高考总成绩。自古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就围绕着“考”进行着,高考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 ,学生就学什么,学校、家长以及学生都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功利性。扩大学生的选择权,是本次新高考改革的重要导向。《意见》的提出给予了学生前所未有的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爱好、能力、家庭背景等因素来自主选择考试科目,从而学校选课应运而生。学校要改变原来大一统的教学模式,对于首批试点的浙江的普通高中学校来说,“选课走班,分类分层教学”是最为重要的一项教学改革。2017年浙江和上海首先启用了新高考方案,2017年这六个省份从高一开始将执行新高考方案包括北京、山东、湖南、江西、海南、天津,同时明年全国有13个省份的新高一将开始执行新高考方案包括广东、江苏、河北、安徽、山西、西藏、辽 |
四、课题开题结论(由开题专家填写)
填写内容:开题课题论证意见及建议
专家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
五、开题论证专家数据表
参 加 开 题 论 证 专 家
|
姓 名 |
职称、职务 |
工 作 单 位 |
专家签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六、所在单位意见
填写内容:情况是否属实、是否同意上报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七、所在市(州)或高等学校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填写内容:情况是否属实、是否同意上报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