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杏坛露锋芒 风采动天下
高莹老师,2011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同年就任于长春外国语学校,2015年7月于东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经历了初一到高三的大循环教学,高莹老师对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有着透彻地理解;连续两年担任高三班主任,连续两年承担保送班教学任务,高莹老师亦对高校对人才的需求有着精准的判断。
曾获长春市“职业技术带头人”称号;多次承担省级公开课并荣获优秀奖;在长春市线上教学课例征集评选中荣获优秀课例奖。参与并完成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课题,连续荣获年会论文一等奖,教学设计一等奖。
杏坛有新景 教研正当时
在准备《单元任务之文学短评》一课时,我一方面对标高考,训练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另一方面,更对标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借助短评写作来多维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现行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第三单元为古代诗歌单元,单元任务要求学完本单元诗歌后,写一篇800字的文学短评。但是对于高一学生而言,议论文的写作尚且没有正式开始,写作文学短评的难度就可想而知。所以,我在教学设计时,把公开课设置为第二课时,把目标降低为30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然后先拿出一课时让学生认识什么是文学短评,了解文学短评写作的基本要求,并布置作业写一则关于杜甫《登高》的短评。第二课时通过对学生作品的点评与修改,让学生们发现习作的问题,总结出文学短评写作的注意事项,从而实现语言、思维、审美等方面的提升。
课堂上,我们通过小组互评互改的方式总结问题,并进行修改。学生们自主发现了“曲解作品——错评”“复述内容——无评”“蜻蜓点水——浅评”“面面俱到——散评”四大主要问题,然后在课堂上呈现了他们的精彩修改。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们借助课上所学的内容修改自己的习作,我从作业的反馈来看,同学们进步很大,收获颇丰,可见课堂效果。
杏坛同切磋,疑义相与析
听评课的老师均对高莹老师本堂课的设计给予了高度肯定。大家认为高莹老师能够从学情出发,从单元任务出发,低重心教学,突出教学重点,课堂生成真实有效,师生互动亲切自然。高老师不仅把文学短评教授给学生,更让学生们在“写、评、改”的过程中,形成独立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并实践出来。
新高一、新教材、新课标。高莹老师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勇担重任,勇敢尝试,步伐稳健!长外高中语文团队勠力同心,长外实验语文人同舟共济,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舞出长外(实验)独有的风采!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