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杏坛露锋芒 风采动天下
陈洪娇,长春外国语学校初中地理教师,自2008年毕业以来,一直从事初中地理教学任务,在教学中注重“课堂享受”,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堂教学,热心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努力做到把地理课上新、上活,以适应新形式的需要。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宗旨,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潜心研究教学方式,用心引领学生成长,志愿做孩子心中的良师益友。
杏坛有新景 教研正当时
本单元《陆地和海洋》主要从学科内部进行整合,使学生认识全球的海陆面貌,以及地球表面的运动和变化。从传统意义上讲,全书从本单元开始才进入世界地理内容的教学。
首先,使学生对全球的海陆面积比例和海陆分布大势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再具体深入,层层展开。魏格纳和大陆漂移说的有关内容,课程标准没有要求,但这既是板块构造学说的铺垫知识,又具有丰富的科学史和教育内涵,它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钻研问题的主动学习精神,和为探索真理而百折,勇于奉献的精神,还可以使学生受到地壳“活动论”这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
教材强调了以求证和探索的思路来组织教学内容,用事实阐述基本观点,即大地是不断变化的,淡化、简化知识要求,删减回避名词概念,以实例举证,实例解释和实证分布为主。教学内容联系紧密,从现象和实例入手,按照求证和探索的思路步步深入,层层展开。
本节课是在静态角度认识海陆分布的基础上,使学生又从动态方面了解地球表面的海陆格局也是不断变化的,初步形成世界海陆不断变化的科学观念。能够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思考等方式调动并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科学史教育及科学精神的培养。海陆变迁的实例探究,缩短了抽象内容和学生体验之间的距离,降低了相应知识的难度。
杏坛同切磋 疑义相与析
展示课结束后,全体地理教师在杨忠善副校长的带领下对本节课进行了点评。听课老师们对精准把握教材和学情,教学设计精巧给予了肯定。高度赞扬在教学中贯穿教育史教育及科学精神的培养。陈老师知识点落实到位,大胆突破自我,整节教学内容紧密,从现象和实例入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钻研问题的主动学习精神。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的桨,让学生积极思考,在主动探索中享受获取成功的喜悦,拼一载春夏秋冬,博一生无怨无悔,相信陈洪娇老师定能乘风破浪,不负心中远方!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