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春外国语学校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正在进行中,3月25日我校杨双赫老师上了一节汇报课。课堂氛围活跃,学生态度积极,师生互动频率高。
青年教师简介
杨双赫,中共党员,本科毕业于黑龙江大学,硕士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2020年起任教于长春外国语学校,担任俄语教师。专业基础扎实,语音面貌好,业务能力较强。授课过程中善于从文化角度出发开展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俄语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到了语言知识,还感受到了俄罗斯文化。
教学设计
课题目:《Когдавашденьрождения?》
《Когда ваш день рождения?》是普通高中《俄语(必修)》第二册第4课的内容。本课的主题是«Праздники(节日)»,主要学习如何表述自己、亲人和朋友的出生日期,中国和俄罗斯的节日等。语法项目为年、月、日表示法。由于学生在初中学段的学习中,数词使用频率较低,使用范围较小,所以学生对于数词的运用并不熟练。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以中俄节日为依托,通过对话和提问的方式练习年、月、日的表示方法以及课标要求的必背词汇。此外,中国学生在学习年、月、日表示法时,经常混淆由日期充当的主语(一格)和状语(二格),所以须通过大量反复地练习该语法项目已达到考纲要求。为此,本课在设计和讲授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以上特点,通过转述对话、问答练习等方式,借助中俄节日对比夯实学生的语法知识。介绍中俄节日时,学生通过浏览视频、图片并总结内容,能够训练其听说能力,并且使真正地感受到俄罗斯文化,并不是简单地浏览。
具体到教学设计,本课首先通过“拍手游戏”复习基数词,调动学生的情绪尽快进入上课状态。而后对学生的值日生报告进行提问(报告内容与本课相关)考察学生的听说能力。借助值日生报告复习序数词并引出本课课题。序数词的练习是以学生自己的生日为练习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本课主要以对话为主,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介绍中俄节日异同,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复习年、月、日表达法,还能够感受俄罗斯的节日氛围。授课过程中,除了纠正语法错误外,还注意节日文化的讲解。在外语教学中,文化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方面。以往传统外语教学更注重语法知识的教授和演练,文化在课堂中的占比很小,但是语言与文化是分不开的,两者互相渗透。因此,本课以节日为依托,在复习语法知识的基础上介绍文化。课堂的最后提出讨论《你最喜欢的中国传统节日是什么?》课题,弘扬传统文化,用外语讲中国故事,实现跨文化交流。
研讨交流
课后,杨双赫老师分享了自己课堂教学设计理念和教学反思,学科老师及校领导对杨双赫老师的授课给予了中肯的评价。俄语教研室主任张彦华老师认为杨老师的课程设计合理,讲课节奏把握的较好,并将俄罗斯文化导入课堂,渗透给学生,增强了学生学习俄语的兴趣。迟超老师评价杨老师的课堂逻辑严密、环节设计环环紧扣,教学目标清晰明了,学案设计细致用心。两位老师也对高中俄语新教材的教育教学给出了建设性意见。刘永波主任赞赏杨老师将授课内容与高考内容紧密衔接,整堂课有重点、有计划地为高考服务。教务处娄爽主任称赞杨老师课程设计合理,教学目标明确,充分体现了俄语学科的特点。最后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讨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为此培养学生用外语讲中国故事的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此外,与会老师们以新教师的成长为切入点,展开了学科讨论和对于学科未来的展望。
多年来,长春外国语学校俄语学科教学优势突显,小班模式、外语教学、外教授课、辅助教材以及先进的教学理念、灵活的教学方法等促进俄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注重俄语学科教学质量提升的同时,俄语教研室更加注重俄语教学优良传统的传承,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在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与鼓励下杨双赫与陈辰两位青年教师得到了快速的成长,他们扎实的专业功底以及良好的师德修养必将助力长春外国语学校的俄语教学更上一层楼!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