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外人
优秀毕业生
李雨桐
作为全国学联驻会执行主席参加
2020高校青年“爱国、奋斗”精神研讨会
李雨桐,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届毕业生,本科保送至上海交通大学英语专业,现保送至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曾担任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驻会执行主席并在团中央宣传部工作,任上海交通大学学生联合会主席、外国语学院学生会主席。本科期间,荣获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唐立新奖学金、上海交通大学校级奖学金、校优秀团干部、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三好学生等十余项称号。
感恩师长,给予我进步的动力
回忆长外给我留下的的印象,有下课铃响“百米冲刺”跑去食堂,有田径场上脚踏绿茵挥洒汗水,有英语文化节时舞台中央大放异彩,但更多、让我觉得真正更有价值的,还是那在安静的教室埋头自习的时刻,是与同学激烈讨论争辩的时刻,是老师们传道授业答疑解惑的时刻。
在长外的近三年的学习时光,我时常前往老师办公室求教,也时常在教室完成每天的“小目标”,晚课前也会坐在葡萄藤旁独自沉思。我的书架上总是有着几本教材以外的书。从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到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从《万历十五年》到传世经典《庄子》,我常常能陶醉在作者们深邃而富有逻辑的思绪之中,先人们的智慧可让我发现世间的真理。在内心中,我希望能够去往一个更大的世界,具有更广阔的视野,老师们总是不厌其烦地回答我的问题,鼓励我能用自己的经历和知识为国家与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实事。感谢长外这个高起点、严要求的优质平台,感谢长外教师为我们构建了一个立体、丰富的世界,当我们逆水行舟之时,常伴左右。
感恩母校,给予我前行的底气
长外以体育、美育和艺术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让我们能在学习之余多元发展。在长外的三年,我有幸成为了长外学生会、模拟联合国社团和志愿者团的一员,同时作为JENESYS2.0中国青年代表团前往日本,在交流沟通中了解日本社会和文化。
作为上海团团长参加全国学联二十七大
作为学联主席参加上海交通大学学生代表大会
在三年不长的时间里,长外让我看到未来、看向世界。这段经历让我得到了全面的锻炼,也让我在本科学习和工作中更加从容。本科期间,我曾赴新加坡国立大学、耶鲁大学进行海外交流学习;在学习工作之余,踊跃参与社会志愿服务。从上海马拉松到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参加市级志愿活动十余项,以热情迎接每一项活动;我和同学共同发起的绿格公益团,每年暑假都会奔赴甘肃腾格里沙漠和内蒙库布齐沙漠参与防沙治沙,累计制作麦草方格上万个,固定黄沙千余亩;在共青团中央一年的工作中,统筹青年外宣系列节目《与世界说》、微综艺《我的入党申请书》等10余项产品,覆盖近3千万团员青年。
长外母校所提供的宝贵平台让每一位心怀进取之心的同学都能够一展拳脚,让每一位有目标有理想的同学都拥有无尽前行的力量。感恩母校,让我一步一步走在进步的阶梯上,教会我肩使命、懂情怀、勇担当,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引航人、“有热情、有担当”的同行人、“有要求、有作为”的代言人。是长外让我能够坚守“民族精神、国际视野”的初心,能够保有“脚踏实地,砥砺前行”的坚定,能够拥有“乘风破浪,追逐梦想”的勇气。
当下,在二十几岁的年纪,处在个人发展的黄金节点,在长外的经历给了我千帆过尽的果敢与从容,也有了审视过往与将来的更高视角。不仅有进取不止的源动力,还有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选择长外,就选择了责任。老校友驻日大使程永华、老校友驻罗马尼亚大使霍玉珍,一代代长外人始终拥抱着国家意识和国际视野。几千年悠悠历史,一代代弄潮骄儿,时代赋予了我们机遇和挑战,青年人理应有自己的情怀,去理解和认识这整个世界。所以我还希望自己能到更多的地方去学习、实践、生活,我希望自己能有更开阔的眼光、更前沿的思想和更敏锐的判断。
作为长外学子,时代发展的路上绝不能只是冷眼旁观的过客和看客,而应该是亲历者与建设者。本科四年,带着长外的使命我格外努力,未来的我也将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让祖国看到长外学子的样子,让世界看到中国青年的样子。
团中央平台的直播画面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