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疫情再次卷土重来,请每一个居家生活和学习的你记住:
永远做自己生活的主角,不要总在病毒的阴霾中扮演配角。
摒弃了曾经外在的繁华,独处中或许会寂寞,但有独处,才能保持永远澄澈。
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努力做三四月的事,静待五六月的花开。
居家生活快一个月了,我们虽然感受过疫情带来的不安,体味到居家的不自由,更感动于每一个身边人的执着与坚持。因为有了静默所以有了成果,因为有了坚持所以有了收获。感谢服从号召能安然居家的你,感激脱离集体仍坚持自律的你,感动方寸天地间仍绽放芳华的你。
当前,我们的家乡——长春,正在以“输不起、松不得、等不了”的劲头,向“社会面清零”发起总攻。我们的学校——长外,也正在以“对防疫政策的再学习、防疫信心的再坚定、防疫工作的再落实”的行动,有效实践“云德育”的实效路径,建构高质量线上教育教学模式,完善长外“云教育”的实践范式。
为严格落实校领导的各项指示,结合本年级学生特点,高二年级创造性地开展了“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年级家庭劳动教育课程”,让学生们在居家期间能够得到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全面发展。
《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年级家庭劳动教育课程说明》及展示
家庭劳动教育既是学生的启蒙教育,又是学生的终生教育,尤其是在疫情期间,我们周围发生着太多的突发性事件,总是挑战着每一个人的心理接受能力和现实应对能力,高二年级开展家庭劳动教育课程的学习,就是要让孩子们学会基本生存的本领,既能够为孩子们当下的生活提供心理和技能上的保障,锻炼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更能够为孩子们的大学生活蓄能,处理好寝室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是为孩子们未来能够拥有独立的人格和健全的能力而奠基。希望我们的初衷能够与各位家长达成共识,让我们家校携手,形成合力,帮助孩子们实现“身体虽然居家,成长处处开花”的良好劳动教育效果,下面将向您详细介绍我们的家庭劳动教育课程的具体章节:
一、学会做饭:世间最了不起的本领是独立生存的能力。
食物中蕴含着大千世界,烹饪里也藏着万种乾坤。孩子学会了做饭,渐渐会懂得:锅碗瓢盆里装着的是人间五味,案板上渗透了酸甜苦辣,刀锋下也含着细碎的悲欢离合。做饭的过程中,孩子们会懂得不要浪费和过度消费,不要一味依赖方便的东西,要掌握独立和顽强生活的本领。未来当他们不在家长身边,依然可以善待自己,填饱肚子,温暖时光。同时,柴米油盐的调配不只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成长和修行。食物里,包裹着几代人流传下来的情怀,每一个幸福的家庭,都离不开一个热气腾腾的厨房。只要家长们的榜样做得好,柴米油盐酱醋茶,也可以在孩子的心里生成琴棋书画诗酒花。
二、制造和使用工具——生存的基本技能
人类社会依靠制作和使用工具而向前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准则,但是在家庭生活中,借“全身心学习”的由头,家长们无形中剥夺了孩子的诸多生存技能。人类每多享受一项现代科技的便利的同时,就丧失一项传统的生存能力,真正的强者是具备多项生存能力,而不是只懂得某个断层技术的人,我们不能让孩子被科技发展架空。居家生活期间,孩子们应该熟悉日常生活用具的使用,如液化煤气灶、洗衣机、电饭锅等,并能够处理常见的设备故障,如更换电灯灯泡、组装和维修桌椅、调试网络路由器等。家长们应该多多放手,让孩子们用他们的力量为家庭解决问题。
三、净化居家生活环境——“一屋之不扫,何以扫天下”
《弟子规》中说:“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能够勤于“拂拭”的心灵,一定不会沾染恶俗的尘埃,能够善于“祛秽”的品格,一定能够铸就精彩。 沙发上摆弄手机的姿态和厨房中挥舞厨具的身影是否在您的家中形成对比。青春期靓丽的面颊和卧室内脏乱的床铺是否成了黑白的现实。“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打扫和清洁房间,尤其是厨房和卫生间,应该是居家时期孩子们的必修任务,同是家庭成员,请家长与孩子公平分配,互相监督!
四、收纳整理私人备品——内修规矩,外展格局
学会收纳、整理个人衣物等生活用品,宋代的洪迈在《夷坚志》里这样说:“高堂素壁,无舒卷之劳;明窗净几,有坐卧之安。”这便是好的环境,也是我们想要依存的温暖港湾。简单的整理收纳行为能够训练和提升孩子的逻辑能力、思考能力、统筹能力、判断能力、选择能力……从而提升他们对事物的掌控能力,对时间的管理能力,对个人的自律能力。每一次的整理收纳,都是一次“断舍离”,孩子在不断地摸索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判断原则、选择理念,于是不知不觉间,便长成一个知进退、明得失、懂取舍、识大体、有敬畏的人了。
高二4班孟耘竹同学的衣物整理小方法:
1、内衣,内衣很小携带的件数多,对清洁度要求也很高,找一个小袋子将内衣、内裤放入,内衣可根据内衣袋的大小决定是叠还是卷;
2、睡衣:睡衣比较薄,可以采用卷的方式放在行李箱最边上;
3、衬衫:卷起来放到边上不容易有折痕;
4、西服:把西装平铺,上面盖一层薄塑料,然后折叠,折好后装入干的洗衣袋里然后放入行李箱;
5、毛呢外套:采用折叠的方式,既减少空间又避免衣服褶皱;
6、长裤:可将长裤左右对折后一条条平铺在行李箱底,再将其他衣服放入,最后将裤子腿盖在已经装好的其他衣服上;
7、洗漱用品:用适当的盒子包裹放置于空处防止挤压变形。
这样就大功告成啦!
五、学会洗衣服和鞋子——不只在卫生,也在承担
就像诗人木心所说:“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一天只做一点事情,所以每个孩子都要学会做家务活,甚至学会做农活,给家里出一份力。现在的孩子不应被剥夺了这仅存无几的劳动了,自己弄脏的衣服自己洗,这是一种家务,也一种承担,想要表面的光鲜,就一定要付出背后的努力。“洗”也需要技法,不同的衣物不同的洗法,生活中的一些事也如此,在“去污”时,有时错误的“善意”会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
六、掌握家庭物资来源和储存方法——操持“小家”才能经营“大家”
每一个家庭都应该培养孩子“量入为出”的意识,特别是在疫情当下,家长应该让孩子们知道每天的饭菜的来源,并让孩子参与到家用物资的采购中来,对已经获得的物资进行适当地分配和储存。同时,参与家庭的收入与开支管理,合理规划家庭的开支,借此锻炼孩子们的理财能力,让孩子们认识生活、经营生活、乐享生活。
七、学会茶艺和培育绿植——乐享居家,优雅生活
茶道礼仪与中华礼仪一脉相承,中华文化中,“礼”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学习传统的礼仪,可以培养出极好的风度。会表现在孩子的待人接物之上,伴随着孩子一生的成长。中国传统教育中,文化的根本就在于日常。孩子学茶艺和培育绿色植物的过程,应该是在日常中学习最为合适,居家生活中的这种学习,学习的是一种高雅的定力,而不是那些动作的表演。居家期间,通过这两项学习的濡染,有助于孩子懂得如何安静,如何自制。
八、居家应急情况处理——临危而不惧,防患于未然
疫情居家期间,孩子们虽然处于比较熟悉的生活环境,但是居家生活的诸多隐患仍然离我们很近,例如突发性的疫情、突发性的停水停电、突发性的疾病以及失火地震等消防问题,特别是长时间地密闭空间生活和网络学习所带来的心理上的问题,同样值得我们做好相关防范和应对的准备。家长可以适时地组织孩子进行相关突发情况的处置演练和心理建设,提高孩子应对和处理危急情况的能力。
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年级组
2022年3月22日
《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年级关于学生家庭劳动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各位家长:
你们好!
2022年初,疫情再次来袭,疫情防控期间,家长们居家办公,孩子们居家学习,成了很多家庭的生活常态。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这一特殊的“居家”阶段,给家长与孩子提供了更多相处的时间和空间,为家庭劳动教育的开展创造了机会。然而由于现实中一些家长的过分宠溺、“重智轻劳”教育文化的误导和社会“好逸恶劳”不良风气的影响等因素,在现在的孩子中出现劳动观念十分淡薄、轻视劳动、漠视劳动甚至歧视劳动的现象并不少见。
劳动是人的本能属性,劳动创造了人,人的生存需要具备相应的劳动知识与技能。现代汉语对“知识”的解释: 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对 “技能” 的解释是掌握并能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知识的获得需要不断地积累,技能的获得需要不断地练习。家庭劳动教育的一大任务就是要丰富孩子的劳动知识,提高其劳动技能。
生活中不乏有家长将劳动异化为惩罚孩子的手段。孩子贪玩,不好好学习,家长会指着建筑工人、清洁工说,现在不好好学习,长大你就和他们一样,甚至还不如他们。每当孩子犯错,家长就会用扫地一周、洗碗一周这样的方式来惩罚孩子。当本来具有正面、积极价值的劳动被异化为一种处罚手段使用时,被处罚者对于劳动的体验就自然与行动被强制、自由被剥夺等负面、消极的心理感受建立起联系,劳动也就必然被视为一种痛苦的、应当尽量避免的人生经验。
基于以上现象和问题的思考,特别是在疫情的大的环境下,我们应该正视和重拾劳动教育,从家庭做起,发挥家长的引领作用,深挖家庭劳动资源,让劳动教育真正回归家庭,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诸多作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劳 “疫”结合,劳动教育的实施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共同努力,在学校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中,迫于硬性评价的标准,学生们趋向于表现出认真和积极的劳动态度。但回归家庭,没有了硬性评价,孩子对劳动的真实态度就会表现出来,这才是劳动教育最真实的样子。而疫情防护便是非常好的劳动教育活教材。家庭应充分联合社区,不断将疫情防控渗透到孩子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中去,让孩子在疫情防护中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二)以 “疫”带劳,发挥家长在家庭劳动教育中的引领作用,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纠正观念,以 “抗疫精神” 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首先,作为家长应力争从“学而优则仕,分数至上” 的传统观念束缚中挣脱出来,科学、客观、全面地认识劳动教育,切勿将脑力劳动置于至高位置,而轻视、忽视体力劳动,劳心与劳力结合、平衡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家长们应努力挖掘线上、线下抗疫事迹中所蕴含的伟大精神,引导孩子从中汲取力量,转化、吸收、升华其劳动观念。例如“抗疫精神”是“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的家国精神;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人文精神;是无私奉献,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是严谨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这是对广大抗疫工作者和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肯定,同时这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是引导孩子树立正确劳动观念的良好素材。
2.寓劳于乐,家长应积极鼓励孩子参与进家庭的日常劳动中,并试图制造轻松、愉悦的劳动氛围,增加孩子的劳动乐趣,用赏识的目光,悦纳孩子劳动的点点滴滴,让其有快乐的劳动体验。家长还可以借“疫情防护”的主题,带领孩子一起创新家庭劳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融劳动、教育和娱乐为一体,达到培育孩子积极劳动态度的效果。网上曾报道,有家庭把疫情防护的基本常识编成了通俗易懂的歌曲,一家人拿着各种劳动工具表演得不亦说乎。
3.言传身教,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快速、转型发展的阶段,需要大量掌握劳动知识与技能的劳动者与建设者。作为家长,应充分抓住疫情防护的契机,言传身教,帮助孩子在家庭劳动教育中,掌握必备的劳动知识与技能。例如,以疫情防护为主题,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探索“普及 + 生长 + 拓展” 三层渐进的家庭劳动教育任务实施计划。“普及”性计划,让孩子获得疫情防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做好个人防护。如对新冠病毒基本知识的了解,知道正确佩戴口罩的方法以及“七步洗手” 的具体流程及要领等。“生长”性计划,旨在帮助孩子掌握更全面的疫情防控与技能,不仅关注个人防护,同时督促整个家庭成员做好防护。疫情之下家庭成员的心理沟通与疏导,家庭成员的健身计划,家庭成员的饮食营养的搭配等。“拓展”性计划,意在打开孩子的视野,关注地区、国家乃至世界疫情发展的趋势,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志愿工作,在服务性劳动实践中深化对劳动的理解与认识,增强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4.以身作则,在疫情防护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劳动习惯至关重要,作为家长,应充分抓住疫情防护的契机,以身作则,在疫情防护的具体劳动实践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劳动习惯,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清单化。“日常”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天天做,日日做,经常做,持续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习惯。家长应和孩子一起,将疫情防护基本事项,以每日常规、每周常规、每月常规的形式列入家庭劳动教育的清单中,使之常态化。如每日测体温,每周一次大扫除,每月一次家庭集体锻炼。二是日常劳动家庭化。家庭里每个成员的分工不同,因而所承担的家庭劳动也会不同。如做饭,惯常是妈妈一个人在做。其实,我们可以试着让一大家子都参与进来,各自做拿手菜,相互配合,享受热闹的劳动氛围。三是家长可用“三个一” 评估的方式,即通过 “每天一记录、每周一总结、每月一评价”,来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在培养孩子良好劳动习惯的过程中,家长的榜样作用不容小觑。要求孩子做到的事,家长必须先做到,不允许孩子做的事,父母却不去做。
(三)以“疫”拓劳,突如其来的疫情,大大拓展了家务劳动的内容和范围,防疫防护成了家庭生活中新增的劳动教育资源。以“疫”拓劳,深挖家庭生活中的劳动教育资源,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挖掘家庭生活中的服务自我型劳动资源。如要求孩子做好自身防护工作,勤换衣物、勤洗手,出门戴好口罩,多运动增强体质,调整心态,规律作息,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等。第二,挖掘家庭生活中的服务家庭型劳动资源,监督家人做好日常防护。鼓励孩子提醒、监督家人做好日常防护,主动帮忙承担家务劳动,积极组织家庭成员的集体劳动等。第三,挖掘家庭生活中的服务社区型劳动资源,增强疫情防护的社会责任感。疫情发生以来,涌现一批又一批的社区疫情防护志愿者,他们中有大学生、中学生,甚至还有小学生,他们以自己的微薄之力筑造了一座座保障社区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坚实堡垒。
疫情,似双面镜,让我们看到我国家庭劳动教育缺位的现状,各位家长朋友作为家庭劳动教育的中坚力量,应紧紧抓住时机,将劳“疫”结合,并以“疫”带劳,以“疫”促劳,深挖家庭生活中的劳动教育资源,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积极的劳动态度,掌握丰富的劳动知识与娴熟的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年级组
2022年03月22日
风可以吹走一张白纸,却不能吹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本质力量在于不屈服于困难。面对疫情,国家有处理机制,个人有应对办法;疫情下的教与学,学校有开展措施,学生有学习方法,我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坚持着对梦想的追求。
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年级开展的学生家庭劳动教育课程,应时而生,与时俱行,为家庭劳动教育的回归提供了契机,在“双减”和“疫情”双重背景下,高二年级把课程知识体系、家庭教育特色和劳动实践深度融合,让疫情中的居家生活成为学生劳动教育的第二课堂,成为思政教育的有机载体,致力于学生以劳树德、以劳益智、以劳强体等能力的提升,我们相信,这样的课程必将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劳动价值观,并助力于学生的多方面发展,也会为学校的综合育人发挥重要作用。
结束语
愿你阳春暖,愿你夜不寒,愿你足不出户倾力把梦圆;愿你体康健,愿你亲人安,愿你劳动成长豁然开新篇;愿你守规则,愿你勤防范,愿你线上学习保持好习惯;愿你沐春风,愿你饮甘泉,愿你笑颜如花喜迎人间四月天。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