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外国语学校

云端共“语”促思考 实践著“文”谱华章——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年线上教学研讨纪实(初中语文)

  • 分类:教学动态
  • 关键词: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4-15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云端共“语”促思考 实践著“文”谱华章——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年线上教学研讨纪实(初中语文)

【概要描述】

  • 分类:教学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4-15
  • 访问量:

  疫情期间,初中语文人砥砺前行,共克时艰,调整最优的教学方式,化身为技术达人和教学主播,以小屏幕为大黑板,以小直播室为大教学空间,充分彰显出各位教师的教学智慧。初中语文教研团队始终以课堂作为教学主阵地,力争做到心中有学生,眼中有教材,胸中有教法,精研细耕,打造高效课堂。共燃思维之火,共享智慧之光。 

授课教师:薛立强
授课题目:《老王》
授课班级:初一(7)班
 

教学设计 多维思考

 

  4月13日,薛立强老师执教了一节初中语文线上教学研讨课。

 

图片

 

  薛立强老师潜研精思,砥砺深耕,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更注重学法的引导。课前与备课组老师通过网络会议认真磨课,老师们各抒己见,研讨课文的重难点,教学过程设计的合理性,如何设计课后练习等,努力探究课堂最佳教学环节,在一次次的讨论修改中不断优化。

  课上,薛老师以“人物是文学作品的灵魂”为出发点,结合文本探究老王之苦,品味老王之善,引导学生从阅读文本入手,逐步对“老王”进行剖析,感知底层人物的人性之光。教学过程中薛老师通过主问题搭建思维支架,不断将思考引向深入,让学生逐渐明白文中作者对“老王”的愧怍之情,更将学生的思维深度引向作家的自我审视与社会使命的担当。虽然是线上课堂,但薛老师借助熟练的技术辅助手段,使得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效果显著,听课的老师们都受益匪浅。

 

图片图片图片

 

研讨交流  赋能增效

  杨绛的“愧怍之情”不是作者的道德污点,而是一个知识分子反求诸己、止于至善的人格追求。基于这一点,薛立强老师在课后就课前思考、授课思路等方面做了详细解读。

一、课前思考

  初一学生读写人记事类的文学作品时,很少真正意义上留下深刻的印象,多数只读懂了作品中的主人公,情感线索,却忽略了作者写作的真正目的和作品的时代价值,也就是学生的阅读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而忽略了“为什么”。这导致他们对文章印象模糊,阅读、答题效果一般。所以我要指引学生阅读文本的同时,关注作者写作视角、写作目的,形成阅读习惯,完成真正意义上的有效阅读。  

  很多人讲过《老王》这篇课文,老王的形象,杨绛的那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于一个不幸者得愧怍”都是很多授课者讲课的重点,那么我们能否在运用平时阅读经验、阅读方法的基础上,挖掘得更深刻些,视角拓展得再宽广些,带给学生的阅读体会更丰富些,进而引导学生更有效地阅读。    

二、整体构思

运用经验——挖掘深度——开拓视野

(一)运用经验

  根据第一单元《邓稼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回忆鲁迅先生》《孙权劝学》对杰出人物精神的理解,形象的把握并结合第一单元综合实践“写出人物的精神”总结出分析人物的五种方法,用此方法先分析了“阿长”“祥子”。本课是《老王》第二课时,通过本课分析“老王”,进一步提高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二)挖掘深度

1.作者“愧怍”的根本原因——不平等(地位与彼此的位置感)(第一个课时的讨论已分析了直接原因)

2.从时间词“一直”“每”“几年过去了”细致分析“追忆”的深刻内涵与意义,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创作目的。

(三)开拓视角

1.作者以普通人的眼光观察普通人;以作家的眼光审视自我与社会;

2.特定历史背景下——文学作品要有温度,作家要有深度;

3.引导学生从作者的视角、创作目的品读文学作品。

 

图片图片

 

评析共促成长 研讨升华智慧

  课堂教学是不断反思、追求完美的过程。在接下来的评课环节中,杨忠善副校长、教务处娄爽主任和初中全体语文教师一道研讨。大家一致认为薛立强老师带领初一的孩子们呈现了一堂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的语文课。本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薛老师引导学生在温习旧知中,总结品读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帮学生搭建阅读之梯,使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动荡年代中小人物身上散发出的人性光辉;引导学生聚焦关键语句,采用朗读、比较阅读等多种方式,深入挖掘文本的内容和意义;设置了有深度的作业内容,引导学生从个体到整体,由个人到社会进行思考,促使学生深入探究,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深度。

  《老王》的主要角色是谁?读散文却忽视读作者,不符合散文文体的特质。作者之所以写散文,是要表现眼里的景和物、心中的人和事,是要与人分享一己之感、一己之思。品读散文的关键是要体会作者的个人性情、微妙情绪和独特感悟。薛老师的这堂课是对散文教学的积极探索。

  随后,初中语文教研组对接下来的网络教学进行了探讨,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指导方针。线上教学要做减法,用逆向设计来统整。努力从技术角度让学生“动”起来,让线上教学更有效果,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效融合。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课上是学习的发端,而一节课的真正开始,应该是下课铃打响的那一刻,我们要让语文真正走进学生生活,融入学生生命。在这场更艰巨的战“疫”中,我们虽各安一隅,却又彼此温暖。期待能够尽早在鲜花盛开的校园相聚!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推荐要闻

TOP

服务热线:400-835-3333

公司简介    |    产品与服务    |     招标信息     |     新闻中心    |     党的建设    |     社会责任    |     创新发展    |     人力资源    |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 · 四川 · 成都市金堂县环保工业园(淮口镇节能大道1号)

Copyright © 2020 长虹格润  蜀ICP备12026019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成都

服务热线0431-85936720

网站首页    |    学校概况    |     信息公开    |     党建之窗     |     长外名师    |     德育天地    |     教学教研    |    招生保送    |     国际交流    |     长外骄子     |     联系我们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市红旗街1946号

版权所有:长春外国语学校  吉ICP备12026019号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