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海无涯研为帆,协同研讨共提升。
2022年10月27日下午,在“杏坛奖”活动浓郁的校园教研氛围之中,我校俄语教研室携手东北师范大学俄语系共同举办了一场俄语学科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共包括教师示范课、课后说课评课及专题讲座三个环节,活动由两校领导、师生共同参与,通过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进行。
活动由我校日俄德法西综合教研室张彦华主任主持,东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高国翠教授、俄语系主任伭知音教授、冯晓萍副教授、闫兰兰副教授,我校张连峰副校长、娄爽副校长、国际部王忠山主任、日俄德法西综合教研室王威副主任、多语种教师及东北师范大学俄语系大四学生共同参与了此次教研活动。
环节一:长春外国语学校“杏坛奖”骨干教师示范课
授课教师:迟超
授课题目:《Спорт》
授课班级:高二俄语高起点班
自第九教学周起,我校第六届“杏坛奖”骨干教师示范课隆重拉开帷幕。俄语教研室针对“大单元教学”这一教研主题积极展开理论学习研讨,并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情况,制定出了一套符合我校俄语学科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思路及教案、学案和作业模板。在三次集体备课中广泛讨论、缜密思考、悉心雕琢的基础上,迟超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一堂堪称典范的俄语学科大单元教学课例。
本教学单元的主题是 «Спорт»。迟超老师从俄语学科核心素养出发,通过分解和细化高中学段的三个主题,将本课话题框定在核心主题“人与自我”之下,并由此统合高中教材中与本课相关的话题,打破教材中的小单元界限,重新梳理大单元视角下的教学目标,并依此有机整合教学素材。课上迟老师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为学生设置如主题汇报、合作游戏、“我当小老师”、现场作文等丰富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同时,迟老师以学案为脉,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通过设置阶梯式的任务,培养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自觉性和逻辑性,帮助学生养成及时记录、定期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此外,迟老师通过巧妙的课堂提问,循循善诱,启发学生学会主动思考中俄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差异。最后,迟老师为各小组发放了精心准备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奖品——中国象棋和毽球,鼓励学生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积极从事体育运动,锻炼健康的体魄。
环节二:授课教师说课,听课专家评课
授课结束后,迟超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说明,同时基于课堂教学情况进行了反思,听课的各位专家和老师们对本节课例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东北师范大学冯晓萍副教授评价迟超老师的课令人耳目一新,如行云流水,环环相扣。迟老师教学思路流畅清晰,教学风格大气沉稳,教学语言准确精练,师生互动良好,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俄语核心素养即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以及文化意识的培养在本堂课都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同时冯晓萍副教授也为本节课最后产出环节——书面作文提出建议,认为也可调整为口头作文,这样将能更好地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高国翠院长对迟超老师的课给与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她指出,迟超老师专业素养高,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能力强,善于将教学理论有效应用于教学实践。同时,就中学语法教学的不同方法给出指导性建议。专家们的肯定和认可给俄语教师们带来更大的工作热情和信心,专家们宝贵的建议也为老师们未来的教学提供新的思路,与会的各位俄语学科教师受益良多,收获满满。
环节三:高国翠教授专题讲座高国翠教授为我校俄语教师及东师师生做了一场题为 《课堂教学设计——以迟超老师一节教学公开课为例》的专题报告。
高教授从公开课教学设计为切入点,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围绕五个核心问题——教学设计的概念、教学设计的内容、教学设计的目标、课堂教学的过程、教学设计的原则——层层剖析,完整细致地展示了一节优质课的教学设计过程。在讲授相关内容时,高教授对于相关教学理论如数家珍,深入浅出地为老师们划定出教学设计时的整体思路、具体细节及常见误区。高教授十分了解中学俄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对于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给予了非常详细的指导和专业的点拨,老师们在赞叹和钦佩之余受益匪浅。
高校与中学俄语教学共同研讨活动促进了我校俄语教师教学教研能力的不断提升。
张连峰副校长、娄爽副校长对此次东北师范大学与我校共同举办的教学研讨活动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且希望在东北师范大学俄语系的大力支持下我校俄语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王昊校长代表学校对东北师范大学一直以来对长春外国语学校工作的支持表达感谢,并且希望我校能够进一步加深与高校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为外语教学再创辉煌。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