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加快我校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步伐,推进教师队伍素质专业化进程,充分展现“师徒结对”活动成果,3月23日-4月7日,我校开展了为期三周的“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教务处张艳玲主任提前安排部署,认真组织实施此次活动。二十六名师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二十六名徒弟敏而好学,谦虚请教,二十六堂风格各异、精彩纷呈的汇报课展现了他们精心的教学设计、精炼的教学语言、精致的教学板书、精彩的教学艺术。校领导班子对此次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并到现场听课,给出指导意见。
一次次的研讨、磨课,一节节精彩的课堂,都展现了青年教师们的成长成果。让我们一同来看看青年教师们精彩的汇报
授课教师:杜月婷授课题目:畸变现异趣 荒诞寓真知——《促织》《变形记》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亮点:以项目化学习为导向,从学生提问入手,设置环环相扣的课堂任务。首先比较两篇文章中人变“虫”的不同之处,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其次分析“虫”的符号化意义,“虫”的诸多特点都与其本体相契合;再次,深入挖掘人变“虫”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社会的黑暗性对人的摧残,以及人“异化”为非人的主题。备课组点评:杜月婷老师的公开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两篇文章的不同之处,深入剖析社会现实,思考人的尊严和意义,重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锻炼其思辨性阅读的能力。本节课立足学情,贴合文本,任务设置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基础,契合大单元视野和项目式学习的目标。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中仍有进步空间,如可以适当引入课外文本,拓展学生的比较视野;对于学生课堂的即时生成,教师要快速反应,给出恰到好处的评价等。
授课教师:姜万斌授课题目:《古代诗歌五首》之《望岳》《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亮点:图片导入点燃激情,以学生们熟知的名胜古迹引发学生的兴趣;诗歌赏析争相参与,引领学生逐字逐句翻译并让学生自由回答所想所感;主题升华深刻鲜明,通过两首古诗的对比,提炼出登临诗的具体概念;结尾总结短小精致。以刘勰《文心雕龙 神思》名句“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做结尾,紧扣本课主题。备课组点评:姜万斌老师教态大方沉稳、控场能力强。指导方法细致得当。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环节紧凑,总结时语言凝练。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理解古诗、赏析古诗、讨论古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本次教学任务。
授课教师:朱海迪授课题目:实践与探索——行程问题教学设计亮点:从上一章学生熟悉的实际情境出发,引导学生将文字信息转化为线段图,通过线段的和差关系找出等量关系,从而列出方程组.带领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从实际——数学的抽象过程,从而体会方程作为一个数学模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有效性和便利性.整节课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朱老师准确把握了通过画线段图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这一重难点,通过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等方法突破重难点,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展示了教师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能力。备课组点评内容:朱海迪老师所授的实践与探索—行程问题一课贴近学生生活,并能为学生日后学习一次函数、动点等问题做好铺垫,本节课紧扣课标要求,引导学生从现实出发通过画线段图找等量关系建立方程。课堂中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在从实际到数学的抽象过程中感受到方程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表达,也是解决现实问题的一个有力工具。整节课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朱老师沉稳大气的授课风格,巧秒的问题设置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授课教师:郭虹授课题目:《応援》教学设计亮点:教学设计重点突出,授课内容环环相扣。授课过程中采用引导式教学,开篇设问,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会话文,自主探究重点句段,理解重点词语,总结新知识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学中采用中日双语授课,让学生了解日语语言表达的特点,为学生提供浸润式的语言学习环境,给每位学生提供说日语的机会,让学生养成使用日语回答问题的语言习惯,培养学生的日语思维。在课堂活动的设计上,采用分组讨论,小组竞赛的形式,活动项目丰富、内容新颖。在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置学生互评和师生互评环节,帮助学生回顾在本节课中的表现情况,发现自身和身边同学的闪光点,让学生加深对同伴的了解,学会尊重他人、取长补短、团结协作。备课组评课:郭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识,带着问题去学习,鼓励学生敢于参与,敢于说日语。并在授课过程中使用中日双语,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语言环境。在课堂任务的设置中,郭老师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促进学生相互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练习环节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踊跃参与课堂互动。郭老师巧妙运用三组练习,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理解、运用新知识。在最后的知识应用环节,让学生尽量的多使用曾经学过的一类形容词进行造句,做到了温故而知新。此外,郭老师还就本课足球比赛的课文内容,让学生自主调查中日两国的运动项目,在了解本国文化的基础上,接纳日本文化,求同存异,形成正确的文化意识。本课从新知呈现,到活动环节的设置,都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培养了学生对日语的学习兴趣。
授课教师:赵金玉
授课题目:《応援》
教学设计亮点:
本节课一开始设置了学生演讲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展示自我,复习环节利用希沃白板制作PK单词小游戏调动了学生们学习的热情。以学生实际生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使用学过的知识表达自我,自然地引入本堂课的新知识,即如何使用一类形容词作定语修饰名词。通过填空游戏引导学生们学会合作学习,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得出正确答案,鼓励学生进行讨论,集思广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识记、书写、拼读、听辨等环节,讲练结合,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文化理解这部分,介绍了如何用日语鼓励他人,及如何回应别人的期待和鼓励。帮助学生了解日本人的语言习惯,增强了学生的文化理解。
备课组评课:
赵金玉老师围绕七年级全一册第十一课的相关知识开展听、说、读、写多种教学活动。课程的开始,赵金玉老师利用希沃白板制作教学小游戏调动了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回忆和复习了所学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场景,使用日语正确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以温柔的妈妈做了美味的早饭为切入点,自然地引入本堂课的新知识,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一类形容词作定语的表达方法,在掌握这个语法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回忆起各种形容词。通过填空游戏引导学生们学会合作学习,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得出正确答案,正确区分一类形容词及二类形容词,增强学生对单词及语法的理解。在课堂上赵金玉老师设计了中译日的练习,让学生互相对照查找不足,在书写中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新句型,锻炼学生书写的能力,并将所学内容扎实地落在笔头上,同时本课加入了教学评价的环节,通过随堂检测,能得到学生学习情况的及时反馈,将学生课堂表现进行量化,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在对新知识的运用环节当中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进行记忆,引导学生回忆利用自己所学过的全部内容和知识来完成课堂任务,引导学生进行会话练习,给学生提供了很多说日语的机会,并予以评价和指导,创造了轻松愉快、自然和谐的课堂气氛,促进交际活动的展开。在文化理解这部分,介绍了如何用日语鼓励他人,及如何回应别人的期待和鼓励。帮助学生了解日本人的语言习惯,增强了学生的文化理解。授课中赵老师教态亲切自然,日语发音流畅,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愉快、自然和谐的课堂气氛,师生互动积极,展现了良好的课堂驾驭能力,展现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授课教师:陈辰授课题目:Какие у вас друзья?教学设计亮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用俄语介绍自己的朋友(性格、学习状况等),教学难点是形容词与名词的搭配。旨在通过课前预习、对话练习等环节,布置总结与表述类的任务,使学生独立思考、共同探究,在合作与交流中了解自我,理解和尊重他人。通过了解中俄两国国旗的颜色及含义,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在主题活动中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备课组点评:陈辰老师个人素养高,业务水平强,对待教学认真严谨,对待学生极具耐心。了解学生学习特点,善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重视学生文化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师生默契度高,互动良好,课堂气氛活跃。
授课教师:杨双赫授课题目:Справочник туриста(旅行手册)教学设计亮点:本堂课教学设计思路清晰,且课堂教学实施好,达到了教学目的。创设情境,采用情境导入式教学,以外国朋友的旅行手册导入本课的主题内容。旅游出行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使用图例对定向动词和不定向动词加以区分,更有助于学生对该语法项目的掌握和使用。课堂上所使用的练习都来自于高考以及新版高中教材,符合学情,且内容都贴近生活,以便学生迁移运用。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注重文化意识的培养。借助练习材料,展示俄罗斯城市风光及特色人文。通过图片展示,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也调动了学生对于俄语学习的积极性。备课组点评:本课总体设计巧妙、目标明确,教学环节流畅、容量饱满。本课以旅游为主体展开运动动词语法的学习,构思巧妙。语法讲解清晰、练习设计丰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贴近高考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习惯;教态大方自然、板书工整、语言亲切。
授课教师:金晶
授课题目:《职业与职业理想》教学设计亮点:全德语授课,重视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在教学中大量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在课前复习中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描述职业特点,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认识到事物的多面性。在此基础上引入课文,并以中德文化差异为切入点来设置阅读任务,让学生在错误的惯性思维中发现中德之间对教育以及职业选择上的差异,教师启发学生提出深层构想,激发学生挖掘事物根本原因的兴趣,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课堂讲练结合,在最后的口语练习中,学生要运用本课的原因从句,还要运用上一个单元的间接引语从句,由此实现新知与旧知的结合。课程设计层层深入,学生收获颇丰。备课组点评:金晶老师采用全德语教学,为学生创设德语语言环境,教态亲切自然,亲和力强。教学环节流畅、衔接自然,知识讲解明了到位。课堂讲练结合、活动丰富,上课气氛活跃。板书工整,内容清晰,重难点突出。课堂中语言结合文化,让学生了解文化差异,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提升文化自信。本节课师生配合,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授课教师:林雨佳
授课题目:《待租公寓》教学设计亮点:通过一张真实的法国租房中介照片引入本课的主题。通过阅读理解法国租房小广告上的信息,让学生了解其中缩写的含义,贴近真实的法国生活。在课文教学中,首先通文章泛读进行语篇教学,之后结合例句和图示归纳对重点的方位介词短语进行讲解和练习。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主动探寻规律。启发学生观察、思考,调动学生法语学习的积极性。在口语练习中为学生创设情景,结合生活实际。最后将中、英、法三个国家的楼层名称进行对比,开阔学生视野,感悟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课后作业让学生画出自己家的平面图,并用本课所学知识写一篇小短文,对平面图进行描述,将口语练习形成书面表达。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了不同的问题,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备课组点评及总结:林雨佳老师基本功深厚扎实,教态自然大方,语言优美流程畅,对学生的教导温柔亲和又深入内心,深得学生喜欢。教学环节层次清晰,课堂设计精心别致。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主动探寻规律。启发学生观察、思考,调动学生法语学习的积极性。注重文化的熏陶,通过语言教学,使学生了解法国文化、比较中国文化,开阔学生视野,提升文化自信。教师讲练结合,学生们注意力集中,积极配合,师生互动良好,本节课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授课教师:林雨佳
授课题目:《待租公寓》教学设计亮点:通过一张真实的法国租房中介照片引入本课的主题。通过阅读理解法国租房小广告上的信息,让学生了解其中缩写的含义,贴近真实的法国生活。在课文教学中,首先通文章泛读进行语篇教学,之后结合例句和图示归纳对重点的方位介词短语进行讲解和练习。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主动探寻规律。启发学生观察、思考,调动学生法语学习的积极性。在口语练习中为学生创设情景,结合生活实际。最后将中、英、法三个国家的楼层名称进行对比,开阔学生视野,感悟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课后作业让学生画出自己家的平面图,并用本课所学知识写一篇小短文,对平面图进行描述,将口语练习形成书面表达。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了不同的问题,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备课组点评及总结:林雨佳老师基本功深厚扎实,教态自然大方,语言优美流程畅,对学生的教导温柔亲和又深入内心,深得学生喜欢。教学环节层次清晰,课堂设计精心别致。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主动探寻规律。启发学生观察、思考,调动学生法语学习的积极性。注重文化的熏陶,通过语言教学,使学生了解法国文化、比较中国文化,开阔学生视野,提升文化自信。教师讲练结合,学生们注意力集中,积极配合,师生互动良好,本节课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授课教师:马文慧授课题目:《农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亮点:本次教学设计体现了大单元教学、主题化教学和项目化学习意识,小目标、高站位,力求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设计了大单元教学主题“分析产业区位因素,因地制宜求发展——以涪陵榨菜产业发展为例”,一境到底,分为三个课时:第一课探讨涪陵青菜头品质优良的原因,第二课探讨涪陵榨菜生产的区位因素,第三课探讨重庆涪陵如何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本节课为第一课时,采用了导学案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以“涪陵青菜头”情境为线索探究问题,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层层递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在探究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在教学中结合时事,升华主题,明确党和国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等政策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在课程的最后布置个性化作业,让学生收集不同水果的资料,进行农业区位因素分析,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备课组点评:马文慧老师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本节课全程自然流畅、语言表达清晰、教态大方、教学组织和把控能力出色、板书美观,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大单元教学、项目式学习以及大情境的创设是本节课的亮点。采用“涪陵榨菜”案例贯穿整堂课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连续,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情境是设计的主线,既能贴近生活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真正做到了把课程放在情境中去探究。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问题设置环环相扣,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并上台展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小组探究过程中老师能够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给予学生指导,学生展示精彩,效果良好。教学中不仅探讨了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区位选择,更升华到了党和国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等政策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不足之处就是一些陈述性知识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在课堂上通过素材、案例检验学生是否理解概念,而经验性知识学生可以在分析问题中生成;此外教师还应提高课堂把控能力,掌握好节奏。
授课教师:贾雯涵授课题目:七下地理 印度教学设计亮点:以西游记为新课的导入素材,通过“绕远”的西行路线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今天所学内容——印度。通过读印度地图,找到印度的地理位置,之后再回到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地图,地图中只标记起点与终点,让学生成为西行路线的规划师,分组进行讨论,最后派代表上台在地图上进行绘制并说出规划路线的原因,让学生在看地图、指地图、画路线的过程中自行总结出印度北部地形是高大山地的特征,从而自然而然的引出印度的地形分布特征。有关人口部分,通过2022年世界人口排行统计表以及2001~2021年印度人口增长曲线图,分析出印度总人口位居世界第二,并同通过20年间印度人口增长3亿左右与美国总人口数量旗鼓相当衬托出印度人口增长之快的特点。备课组点评:贾老师本节课讲授的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印度章节内容,贾老师通过让学生自己上台绘制“西行”路线,并说出自己绘制的想法,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运用综合思维探究问题的能力,同时贾老师会在方位判读的学习过程中用准确的手势来引导学生找到印度的各个方位的地理事物,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阅读教材,动静结合更是培养学生在文字材料中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贾老师授课语言风趣幽默,注意观察学生们的上课状态,使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研讨再研讨,实践再实践,思考再思考,成长再成长。这是每个人成长的生命轨迹,亦是每段职业生涯的成长轨迹。此次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不仅为我校青年教师搭建了一个实践教学理念、共同交流学习的平台,也为进一步培养优秀青年教师、强化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推动了青年教师的成长。相信在踏实求真、研思求进的工作环境中,在互促同进、师友携手的温暖氛围下,我们的青年教师必定迅速成长为学校发展的中流砥柱。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