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哲学思想。在疫情期间,中医药为世界抗疫贡献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发挥了举世瞩目的作用,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已成为必然趋势,弘扬和传承中医药文化势在必行。
长春外国语学校在秉承教书育人、学习和发扬传统文化理念的同时,自始至终都高度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现将中医药文化知识融入到我校健康课程体系,聘任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针灸专业研究生王雪迪担任校医工作,负责课程开发及实施,旨在用教育的方式,将中医药文化的“种子”根植在孩子们的生命之中。
我校与长春中医药大学专业的医疗团队携手完成了中医药文化简明读本,以供同学们学习参考。该系列读本分为小学版、初中版和高中版。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将根据不同时期的学生特点,在实践中进行不断地更新与完善。
中医药文化简明读本
本周,我校王雪迪老师对初一年级学生进行“中医小课堂之艾灸疗法”的知识科普。在课上,同学们感受到了艾灸的神奇魅力,激发了同学们学习中医药文化的兴趣,师生之间进行了互动演示,取得良好的效果。初一三班刘诗雯同学邀请王昊校长进行了艾灸,能够做到找穴准确、操作流畅,并且能清晰的示范出不同的艾灸方法。
从播放艾草相关的小动漫开始激发学生兴趣,对动漫里提到的艾草作用进行提问和总结,从而引入“艾灸”的课堂主题。
了解艾灸的作用
介绍日常生活中常见疾病如:受凉引起的感冒、磕碰引起的血肿、吃冷饮引起的胃痛和常见的足浴、药浴等。再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对应解释艾灸的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温中补虚和养生保健的作用,以促进学生们对艾灸作用的理解。
学习常灸穴位
本节课为同学们介绍了三个穴位,分别是合谷穴、足三里穴和大椎穴。在了解穴位的功效以后,老师对穴位的位置进行了示范讲解,同学们能够高度配合与老师一起动手操作,并且积极的和同桌进行互动,大多数同学能够精准的找到穴位。
为了方便同学们能够牢记穴位,老师为大家编了一个小歌诀,同学们一起大声的朗读,熟记于心。
艾灸的制作和操作流程
在课上,老师向同学们讲解并示范了艾灸的制作流程:新鲜艾草→鲜艾叶→陈艾→艾绒→艾炷(艾塔)或艾条。
在上课之前老师为同学们准备好了制作艾灸的小药包,同学们收到后非常开心,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操作制作自己的艾塔。
同学们成功制作完成自己的艾塔后,老师为大家讲解了什么是间接灸(隔物灸),大家模仿了隔姜灸和隔蒜灸的操作。
学习过隔物灸后,老师和同学们共同举起手中的艾条,一起学习了艾条灸(悬起灸)的三种操作方法: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
灸后注意事项
最后,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并且强调了一些注意事项如:灸后封穴、避免寒凉和饮用温水等,为感受艾灸的小模特准备了暖暖的枸杞红枣茶。
家校共育,健康成长
在课后,学生回到家里为家长朋友们分享本节课学习到的中医药知识。通过找穴位、艾灸的方式加强亲子互动,增进感情。
在班主任的大力支持和沟通下,本节课得到了众多家长和学生的好评与反馈。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们有机会学习一些基础的中医知识有助于健康成长,同时还可以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找到了共同的话题,增进亲子关系。
我校将不断完善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教育工作,为孩子的生命安全健康保驾护航。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特别的方式,树立孩子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还能够将健康意识贯彻生命始终,受益终身。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TOP